药品保存条件需根据剂型、成分及稳定性差异化处理,核心差异点如下:
一、温度条件差异
1、常温保存(10-30℃)
片剂/胶囊:多数片剂(如阿莫西林胶囊)稳定性较高,避免高温即可。
糖浆/混悬液:低温会导致糖分结晶或药物沉淀(如布洛芬混悬液),需室温存放。
2、冷藏保存(2-8℃)
生物制剂:如胰岛素、部分疫苗需严格冷藏,避免冷冻以免失活。
栓剂/滴眼液:高温易软化或变质,开封后仍需冷藏。
3、特殊温度要求
中草药:防虫需冷藏,但需密封防潮。
需分切的药片:如左甲状腺素钠片,分片后应尽快使用并密封避光。

二、湿度与光照敏感性
1、防潮要求
胶囊/粉剂:吸湿后易粘连(如复方甘草片),需保留干燥剂并密封。
中药粉剂:开封后3-5天内用完,蜡纸包装防潮。
2、避光需求
维生素类:维生素C片见光易分解,需原包装或深色瓶存放。
注射剂:如部分抗生素需避光保存,避免光降解。
三、密封与包装管理
1、未开封药品
铝塑包装片剂:保留原包装,避免破损铝塑板。
瓶装药物:开封后保留干燥剂,拧紧瓶盖防潮。
2、已开封药品
液体药物:如止咳糖浆,开封后无需冷藏但需密封防污染。
软膏类:冷藏可能导致油水分离,室温密封即可。
四、特殊注意事项
1、分类存放
外用药与内服药、成人药与儿童药分开放置,避免误服。
2、有效期管理
开封后有效期缩短(如滴眼液开封后使用≤4周),需标注开封日期。
药品保存需严格遵循说明书,重点区分温度敏感性(如胰岛素冷藏)、湿度敏感性(胶囊防潮)及光照敏感性(维生素避光)。家庭存储建议使用阴凉干燥药箱,避免浴室/厨房等潮湿环境。